餐饮服务

CONTACT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  • 联系人:李女士
  • 电 话:0871-67820775
  • 手 机:15911726243
  • 地 址:云南 昆明市 晋宁县上蒜乡牛恋经济开发区
味道鲜美的野生蕈类
发表于:2014-12-02  浏览次数:1445
    野生蕈类,是森林蔬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。自生自长的荒山野岭中的野生蕈类,分毒蕈和无毒蕈两种,无毒蕈中的不少品种均可食用。西双版纳山场广阔,野菇种类数不胜数,一旦进入雨季,各种野蕈争相破土而出,山坡上,密林间,到处可见小花伞般的野菇立于地上。林地上的野菇,有的红如火,有的白如雪,有的纯黄,有的纯青,有的墨黑,有的翠绿,有的黑白相间,有的红黄交错……,五颜色,应有尽有。每年野蕈破土而出之时,人们便背上背篓,提着竹篮上山采集佐餐或上市出售。据经常采集野菌的老人介绍,山上的菌子凡是会生蛆长虫、闻无怪味、用手捏后不会变以者,大多可以食用。若虫蚁不近、气息浓而刺鼻、手捏处色泽易变、形状怪异的菌子大多有毒,均不采食。 
    傣家人经常采食的野菌,最常见的是鸡 、紧蚁鼓堆菌、奶浆菌、牛肝菌、大红菌、黑炭菌、竹根菌(又名鸡油菌)、老鹰菌、大白菌、核桃菌(又名马皮泡)以及生长在干朽树木上的黑木耳、香菌、白生菌等。 
    鸡 ,傣语叫做“些滚”,多长在旱地、疏林地、草地及路边道旁,分为麻皮鸡 、黄皮鸡 两种。麻皮鸡 的伞形菌盖灰黑或灰白,杂以麻斑,菌杆白色,数朵或十数朵连片生长;黄皮鸡 ,菌盖呈巨伞形,色油黄,大者一朵重约500克,往往单独生长,数朵连片者少见。鸡 的吃法,主要煮鲜汤、净炒和油煎。鸡 鲜汤,只需把洗净撕碎的鸡 投入煮沸的肉汤或清汤内煮熟即可。风味独特的鸡 鲜汤,多用鸡 与当日采来的幼嫩南瓜尖相配共煮。和哈尼族群众用鲜竹筒作炊具清煮的鸡 南瓜尖鲜汤,不加油和味精,也鲜美无比,使品尝的人吃后难房。净炒鸡 ,也只需将洗净撕成片的鸡 投入油锅,翻炒至熟即可食用。一时吃不完的鸡 ,多用香油煎焙成半干品保存,食用时再加油煸炒一遍即可。炒鸡 与煎鸡 ,虽然没有鸡 鲜汤味美,但仍然鲜香可口,具有山珍特色。 
    蚂蚁鼓堆菌,傣语叫做“些播”,只生长在白蚁掘土堆成的土堆上,蚂蚁鼓堆菌一名也依此而得。生长菌子的突鼓土堆底下,有黑翅主白蚁构筑的若干菌圃,菌圃中培育的真菌是土白蚁的主要食物。雨水落地以后,地面水分渗人菌圃,圃内真菌得到的水分滋养,便变为菌体向上生长,破土而出变为蚂蚁鼓堆菌,这种菌类一年生长一次,若雨水正常每个蚁堆上的菌体往往会在相同的月份破土。因此,头年采到鼓堆菌的人,往往在次年的相同月份在同一个地方采集的菌体。这种菌类,色雪白,菌杆极长,根端往往与土白蚁的菌圃相连。初出土的菌体,顶部灰青色,如圆盖般罩扣菌杆。二三天后,菌盖展开,从四周斜伸向下,形成开张伞盖,如无数雪白的小伞插在潮湿的土堆上。堆上的菌体连片生长,少则十多朵,多则几十朵,有的土堆上长的菌体,一次便可采到一背篓。蚂蚁鼓堆菌的吃法,也和鸡 一样,主要是煮鲜汤,其次是净炒和煎焙。菌盖未展开的菌体,往往是根长盖小,菌杆上的菌肉呈线条状,不如菌盖细嫩;菌盖展开以后的菌体、菌根自然缩短、盖大杆小,主要食用部分为伞形菌盖。此种菌体煮制的鲜汤,其味与鸡 鲜汤一般鲜美。 
    奶浆菌,色泽深黄或金黄,菌盖直径仅4~5厘米,菌杆粗矮,菌体内有白色汁液,故有奶浆菌、奶几古、羊奶菌等俗名,当地傣族则称其为“些凡”。这种菌子,主要生长在杂草较少的树下,往往数朵连成一小片生长。主要吃法是炒吃,一时吃不完的可用油炒焙保存2~3天。烹炒奶浆菌,只需将油锅烧热,先投入蒜瓣煸炒(喜吃辣味的可加青辣椒煸炒)至香味溢出时,加入洗净撕碎的菌块翻炒至九成熟时,再加入食盐、味精炒至熟透即可食用。用奶浆奶烹饪的菜肴,色泽金黄,质地细嫩,鲜香适口,百吃不腻。 
    牛肝菌是野生菌类中菌盖最厚实,菌杆粗壮短矮的一种菌子。这种菌子色渗褐黑如牛肝,菌盖大而厚实,盖面光滑但不平整形如肝块、肺块。故,傣语又称其为“些播麻”(意为马肺菌)。厚实的牛肝菌,往往和其他菌类混生在腐叶厚实、杂草极少的林地内。牛肝菌是伞菌科菌类中可以切片的菌种。食用时,先将菌盖、菌杆洗净,用刀切成薄片,如蒜瓣与青辣椒共炒,其味鲜香,质地细腻,略有滑润之石器。这种菌类除鲜吃外,还可发片加工成菌干保存。食用时,将干片用水发开,与蒜瓣、青辣椒共炒。 
    如今还查不到学名的大白菌,是野生蕈类中形体最高大的一种。菌盖形如白伞,直径一般在15厘米左右,酒杯般粗细的菌杆,高约20厘米,是野蕈中的“巨人”。一身雪白,三四朵聚在一起,生长在树木的朽根附近,大森林中偶有所见。民间用其做汤,菌味、汤味均可与鸡 比美。 
    白生菌,傣语叫做“些么”。它和香菇、木耳一样,生长在干树上,是菌类中不起眼的“小个子”。这“小个子”,形状如扇,边缘带齿,外白内褐,每片仅指头般大,几十片或千百片连在一起聚生在树干上,菌片既小又薄,但深得人们喜爱。傣族群众不仅采它佐餐,并且还把它作为解表之药,用于医治麻疹不透。白生菌的吃法有烧汤、炖肉、蒸蛋等。用其炖肉、蒸蛋时,剔去根部附带的树皮,洗净以后与剁细的肉末或备蒸的鸡蛋汁相混调拌均匀,加适量猪油、食盐、味精逐碗置于蒸笼内炖、蒸至熟便可食用。白生菌炖肉和白生菌蒸蛋,食之味鲜香独特,是西双版纳小有名气的风味小吃。 
    大红菌、黑炭菌、竹根菌、核桃菌等菌类的主要吃法是炒吃。这些菌类多配与蒜瓣、青辣椒烹调,食味鲜美,百吃不腻。 
    西双版纳各族群众食用野生蕈类,不论炒或煮,都要以蒜瓣为配,并且不与混有草果、八角的菜肴混吃。据说,菌中含毒、蒜瓣的颜色会变黑、变青。蒜瓣在烹调菌类菜肴时,不仅有调味作用,还有辨毒作用,各族群众还从食菌实践中总结出菌类不能与草果八角相混的经验,据说草果八角与菌类相混,菌类便会产生的毒素,使食用者中毒。
Copyright ©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202530199号 滇ICP备14006193号-1版权所有:云南山大王食用菌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奥远科技